前面在我朋友的博客中看見,我才知道,他上次來重慶有這么大的感慨,還喜歡上了重慶,看來他是真沒有白多留在重慶了,我記得他告訴我,他工作提前結束了,想看看重慶的美景古鎮特色,我當時正好也沒有時間,也就告訴他江津四面山的中山古鎮不錯,我沒想到他真去了,他在博客中這樣寫的!
我從沒來過重慶,它就像一頁白紙,我又很熟悉重慶,它的感覺那樣親切,仿佛已經認識了很久很久,是一位失散多年的老友,或者是一口意味深久的老茶。
很多人說,現在的古鎮都太相似,是的,我也承認,相似的都是外來人口占據的地方,把不屬于這里的東西強搬硬拉的帶來古鎮,可是如果你肯去用心體會,還是會發現,原住民一點也沒有因為這些而改變,而這些,需要走到古鎮的深處去,這需要耐心。
在中山古鎮,可以撇見很多老重慶人的生活縮影,正如那挑著扁擔賣菜的老人,聽見吆喝聲尋聲而來的婦人,討價還價間,一筆生意就這樣做成了,婦人滿足的回家為老公兒子做飯去,老人又繼續吆喝起來,這些穿梭在游人之中的老重慶人,依然沒有改變的生活方式,才正是中山古鎮里的老重慶味道。
在中山古鎮可以尋覓到很多年代久遠的老物件,那些老字典,那些糧票、油票,老印章,老扳指,很久很久以前家里必備的火柴棍兒,還有童年里翻到愛不釋手的小人書!!老板似乎并不在意你買走還是不買走,如果你慢慢把玩著每一樣,他還會樂呵呵的看著你,跟你講這老物件的故事呢,好愛這種慢悠悠的生活狀態啊,重慶人這么多年就是這樣生活的么,實在是太幸福了!
這里有很多老房子,老房子里都發生了很多值得記載千秋的故事,比如這間鑫記雜貨鋪,就是當年地下黨的聯絡地點,如今華子良的青銅雕塑巍然矗立,已經永遠定格在這個曾經驚心動魄的地方。本來記著一會要轉回來買上一瓶好酒的,可是后來轉著轉著就忘了這事兒,回來以后真是后悔不已。
中山古鎮的手藝人很多,坐在巷子口自拉自唱自娛自樂的大爺、石缸里搗出來的滋粑,還有面粉做出來的龍須酥和酸辣粉,不知道普通的面粉是怎么就被變成了龍須酥的,還有更有趣的就是這兩家門戶相對的酸辣粉了,不只是手藝吸引人,還有那吆喝聲,就連聽不懂的我也想要跟著那節奏動起來。
可是繁華過后總是要歸于平靜,就像那岸邊停泊著的漁船,穿過了喧囂的鬧市,感覺才更深入的走進了中山古鎮,長滿了苔蘚的墻壁,散亂擺放著的桌椅,正打著哈氣的喵,還有懶洋洋的狗狗們,我能想見當人們坐在這里閑話的時候,再來上一口大碗茶,會是怎樣的悠哉游哉。
重慶,你好,重慶,再見,我想,只這一眼我已經愛上你!
原來重慶這么美好,由于你的時間問題,你只去了重慶江津四面山中山古鎮,都可以給你留下那么美好的印象,看來我當時給你推薦的地方沒錯啊。